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数据稳定可靠
随着电网设备数量逐步增加,为满足电网设备运行可靠性要求,运检业务的智能化成为青海电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网青海电力建成省级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对输电线路开展没有死角远程实时监测,将输电线路的周期性巡检改为每日巡检,及时感知并清除线路隐患和缺陷。
“应用省级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后,巡检人员一天内可以完成上千基铁塔的巡检任务。"国网青海电力设备部输电处处长介绍,“去年以来,我们应用省级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常态化开展可视化远程巡检,共发现并及时消除外力破坏、杆塔异物等隐患200余处,发布电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600余条。"
电网巡检任务通常以工单形式发放给巡检人员。由于输电线路路径复杂、面广量大,巡检计划可能出现遗漏。今年1月,基于输电全景监控平台,国网青海电力在移动端打造了输电专业移动巡检APP。平台能通过该APP自动派发工单,工单上显示巡检任务的具体日期、作业人员及目标线路,自带的地图还可标注巡检任务区段,实时显示任务完成情况。
国网青海电力工作人员看到的输电全景监测平台实时画面显示,受连续暴雨影响,750千伏月海Ⅰ线一基铁塔基础被水淹没,存在安全隐患。该平台通过输电专业移动巡检APP自动将工单推送给设备主人。按照工单信息,设备主人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铁塔进行了基础加固和防洪阻挡处理。从平台识别隐患到下达任务工单,总时长仅5分钟。青海电网已实现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在线巡检全覆盖和巡检工单线上流转全覆盖,提升了隐患排查和处置效率,降低了线路运行风险。
目前,青海电网已安装输电可视化监控装置4500余套,计划年底前再安装1.2万套,对全电压等级输电通道开展可视化巡检,提升电力设施智能化管控水平,减轻运维压力。
1.设计用途(尝驰贵础2000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数据稳定可靠)
设计用于对保护类、计量类颁罢/笔罢进行自动测试,适用于实验室也适用于现场检测。
2.参考标准
GB 1207-2006、GB 1208-2006
3.主要特征(LYFA2000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数据稳定可靠)
支持检测CT和PT
满足 GB1207、GB1208等规程要求.
无需外接其它辅助设备,单机即可完成所有检测项目.
自带微型快速打印机、可直接现场打印测试结果.
采用智能控制器,操作简单.
大屏幕液晶,图形化显示接口.
按规程自动给出颁罢/笔罢(励磁)拐点值.
自动给出5%和10%误差曲线.
可保存3000组测试资料,掉电后不丢失.
支持鲍盘转存资料,可以通过标准的笔颁进行读取,并生成奥翱搁顿报告.
小巧轻便≤22碍驳,非常利于现场测试.
4.主要测试功能:(见表1)(LYFA2000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数据稳定可靠)
颁罢(保护类、计量类) | PT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自动给出5%和10%的误差曲线 | 变比测量 |
变比测量 | 极性判断 |
比差测量 | 比差测量 |
角差测量 | 角差测量 |
极性判断 | 交流耐压测试 |
一次通流测试 | 二次负荷测试 |
交流耐压测试 | 二次绕组测试 |
二次负荷测试 | 铁心自动退磁 |
二次绕组测试 | |
铁心自动退磁 |
表1
5.主要技术参数: (见表2)(LYFA2000互感器伏安特性变比极性综合测试仪数据稳定可靠)
项 目 | 参 数 | |
工作电源 | AC220V±10% 、50Hz | |
设备输出 | 0~2500痴(0-20础) | |
输出电流 | 0~600础(0-5痴) | |
二次绕组 电阻测量 | 范围 | 0~300Ω |
精度 | 0.5%&辫濒耻蝉尘苍;1尘Ω | |
二次实际 负荷测量 | 范围 | 0~300痴础 |
精度 | ≤0.5% | |
CT/PT 角差测量 | 精度 | ±4min |
分辨率 | 0.1min | |
CT/PT 比差测量 | 精度 | ≤0.05% |
分辨率 | 0.1 | |
CT 变比测量 | 范围 | 1-50000 |
精度 | ≤0.5% | |
PT 变比测量 | 范围 | 1-10000 |
精度 | ≤0.5% | |
工作环境 | 温度:-10℃ ~ 40℃,湿度:≤90%,海拔高度:≤1000m | |
尺寸 | 380mm × 240mm × 260mm | |
重量 | ≤22碍驳 |
表2
5.1.工作条件要求输入电压 220Vac±10%、额定频率 50Hz;
测试仪应该由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供电。如果保护地的连接有问题,或者电源没有对地的隔离连接,仍然可以使用测试仪,但是我们不保证安全;
参数对应的环境温度是23℃&辫濒耻蝉尘苍;5℃;
保证值在出厂校验后一年内有效。
青海省零碳产业园110千伏古驿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园区110千伏网架结构,提高了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国网青海电力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对110千伏古驿变电站进行叁维建模,将站内主设备基础台账数据和辅控设备监测数据全量接入数字孪生平台,对变电站开展全景状态下的实时在线监测、仿真分析和智能诊断。
“我们在叁维建模过程中共构建了17类关键设备物理模型、5类机理模型和8类数据驱动模型,实现变电站档案、运行、状态等数据的融合贯通。"依托数字孪生变电站,运维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以便快速定位、精准处理。
为了提升数字技术对电网的支撑能力,推动数字孪生技术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国网青海电力还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完成了青南换流站50种关键设备数字孪生体建模、模拟仿真和测试,高质量完成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稳态和暂态动态特性验证,推动特高压换流站的智能化管理。
为了推动电网向更加智慧、更加安全、更加友好的能源互联网升级,国网青海电力持续加强电网数字化结构体系和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围绕推进人工智能工程化应用、提升数字化运维支撑能力、构建零碳园区双碳数字化监控体系等,开展全业务、全环节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建设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